
扫 一 扫 关 注 我 们
锅炉布袋除尘器的安装运行检查:
1、锅炉布袋除尘器的过滤袋的质量的好不慢,关系到了单机锅炉除尘器的质量和工作的速率,所以在安装前要先检查滤袋接缝处是否结实,有无脱线或断线,有无破损等。滤袋框架是支撑滤袋的除尘骨架,其加工质量好坏是直接影响滤袋使用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进行严格检查。
2、使用锅炉除尘器的时候要先检查安装前应检查减速机,一旦发现砂粒杂物,要先拆卸清洗千净,组装后用手转动,当灵活自如时,再将润滑油注至标定的油位后方可使用。
3、锅炉布袋除尘器在出厂的时候已经进行了质量的检查和空载运转,所以性能的要求是符合出厂的要求的。但是因为在拆装运输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碰撞的现象,所以使设备产生变形,及时进行校正处理,否则会影响设备的性能。
锅炉布袋除尘器改造的注意事项:
1、除尘器溢水槽及以上部位全部拆除,换溢水槽。将除尘器溢水槽由敞开式改为密闭式。密闭式溢水槽不象敞开式水槽,由于局部损坏,容易被引风机吸空,以避免因局部开裂漏风造成引风机带水问题。
2、在文丘里喉管部位加装不锈钢喷头,加接一趟二寸矿井水管给喷头加压供水,使烟尘在进入简体前小颗粒得的去掉。
3、在原设计锅炉房沉淀池内加装两台污泥泵和两趟排水管,将除尘器排出的灰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利用灰水分离装置分离后,清水抽至矿井水沉淀池,经矿井水处理站重新处理后供给除尘器,实现除尘水的大闭路循环,以避免除尘水的二次污染问题。改造后,锅炉引风机不再带水,司炉工反映锅炉也比以前好烧。
4、利用环氧树脂、铸石粉等不怕温、不怕碱材料,按比例调合,对除尘器简体内壁重新勾缝,以筒体密闭。
5、为溢水槽供水不断,避免运转时不用水进行“干烧”现象,重新加接一趟四寸经处理后的矿井水供水管对除尘器全天侯不停地供水,原供水管及清水泵作为备用供水装置。
6、对溢水槽的供水方式进行了的改造,由原来的头进水改为环形管多点均匀进水,溢流槽内水位水平,形成稳定而均匀的水膜。
锅炉布袋除尘器灰斗的制作要求:
1、灰斗内装设灰的清堵装置,以防下灰不畅。
2、锅炉布袋除尘器运行时每个灰斗的排灰量和单室(或单通道)检修时每个灰斗的排灰量以及除尘器灰斗的灰量分配情况。
3、灰斗应有良好的保温措施,灰斗采用电加热。灰斗加热部分应设置控制装置以灰斗的加热均匀地分布在灰斗下部不小于1/3的表面上。保持灰斗壁温度不低于120℃,且高于烟气露点温度5~10℃,使灰斗不结露。选用的电加热器,性能要稳定,寿命不小于6万小时,并设置恒温装置,以保持电加热器、稳定运行。电加热器应由投标方负责设计及供货,厂家由招标方确认。
4、锅炉布袋除尘器灰斗底部设仓泵除灰。
5、灰斗应配有料位检测装置,料位计的布置由投标方负责设计并供货,灰斗应设有防止灰斗内灰流粘结或结拱的装置。每只灰斗设一个密封人孔,一个密封捅灰孔。每个灰斗能承受每个输送罐下灰时的排气量。
6、锅炉布袋除尘器灰斗及排灰口的设计,应灰能自由流动排出灰斗。灰斗设计应尽量避免烟气短路和二次扬尘。斗壁与水平交角不小于60°,相邻壁交角的内侧,应做成圆弧形,圆角半径不小于200mm,以灰尘自由流动。
锅炉布袋除尘器的规范使用介绍:
1、锅炉布袋除尘器减速机、输灰装置等机械运动部件应按规定注油和换油,发现有不正常现象应及时排除。
2、锅炉布袋除尘器开机时,应先接通压缩空气至储气罐,接通控制电源,启动排灰装置,如果系统中还有其它设备,应先启动下游设备。
3、电磁脉冲阀如发生故障,应及时地排除,如内部有杂质、水分,应进行清理,如膜片损坏应及时替换。
4、定期测定锅炉布袋除尘器的工艺参数,如烟气量、温度、浓度等,发现异常,应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
5、使用定时式清灰控制器,应定期测定清灰周期是否准确。定期检查压力开关的工作情况,测压口是否堵塞,并进行清理。
6、管理人员应熟悉锅炉布袋除尘器的原理、性能、使用条件,并掌握调整和维修方法。
锅炉布袋除尘器的安装:
1、在安装锅炉布袋除尘器之前,要检查所有附件是否,主机有无损伤,各部分联结是否等,如有问题待解决后再进行安装。
2、设备需放置于平整、的基础上。
3、设备应接地(平面)。
4、电磁脉冲阀输入端插入储气筒金属管,其输出端插入除尘器喷吹管,阀两端带有橡胶密封圈和固定螺帽,电磁脉冲阀就能固定与密封。
5、电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安装调试注意事项见电器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
6、分水过滤减压阀安装时,使分水过滤减压阀所示箭头方向与压缩空气流动方向一致,减压阀的出入口压力应调整为0.4~0.6MPa。
7、当除尘器安装在室外时,气过滤减压两联件、电磁脉冲阀和脉冲喷吹控制仪需要设防雨棚或罩。
8、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检查设备上的风机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杂声或不良状况,否则要停机待修。调试时应先点动风机,观察风机转向,风机可正常运转且转向正确时方可投入使用。
9、旋动脉冲旋钮,脉冲喷吹控制仪发出指令按顺序开启电磁脉冲阀,观察清灰动作是否正确。